這兩天被一個不了解母奶環境的人一直講講講,真的有夠煩了。
自由廣場-原來不開罐也可以減價
2014-12-06
◎高宜伶/洪增陽
在台灣,配方奶粉「結帳時開罐」就可以減價五十至一五○元的行銷手法獨步全球,實際上有業者稱即便不開罐原本也可以訂這樣的低價,只是,奶粉價格受到哄抬,開罐可以避免遭轉貨圖利或混亂市場價格,但我們如果反向思考,既然可以開罐減價,那代表廠商的合理利潤空間不小,定價應該下修,開罐只是把應有的低價經由開罐讓消費者誤以為便宜而已,但實際的行銷行為已經違反世界衛生組織的守則。
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長期關注全球兒童健康,一九八一年制定母乳代用品銷售守則及母嬰親善醫院等政策,台灣雖然還不是聯合國會員,但是我們不能自外於國際社會,台灣政府以公權力邀集廠商開會,以彼此約束的方式禁止一歲以下奶粉行銷,而有二○○七年禁止配方奶行銷的會議共識與道德約束。隨後「嬰兒與較大嬰兒(一歲以下)配方食品廣告及促銷管理辦法」只是把行之數年的業者自律共識,從道德約束層次提升成法律位階。廠商或零售商要訂什麼價,法規並無限制,從WHO到台灣的法律,規範的是促銷的「行為」,開罐即是其中一種,但如果直接訂在較低價,回到合理價位,就不算是促銷,即使兩者最終結帳金額相同。
「嬰兒與較大嬰兒配方食品廣告及促銷管理辦法」禁止不必要的廣告,可直接降低鉅額的配方奶廣告成本,消費者應該要求業者將大筆廣告支出以實際降低售價的方式回饋消費者,而不是讓業者誣陷「政府規定不能有開罐價」趁機賺錢又打擊政策。
(作者高宜伶為台灣母乳協會秘書長/洪增陽為藥師、台大公衛碩士)
http://news.ltn.com.tw/news/opinion/paper/836774
世界衛生組織,自1981年起就有寫到國際配方奶行銷規範,連結如下;
http://www.who.int/nutrition/publications/infantfeeding/9241541601/en/
台灣於2007年衛生署藥政處TFDA也已立法約束配方粉廠商不在任何廣告行銷0-一歲以內的奶粉,也不可以在任何廣告上面標示配方奶優於母奶。
開罐降價,難道不是一種行銷?為什麼禁止開罐?是因為不健康,不衛生。你拿你家不會講話的小孩的健康風險跟他賭,賭輸了你賠得起?
很多人買開罐奶粉之前,家裡一定有還沒用完的奶粉,但是你保證你喝完家裡奶粉銜接開罐的奶粉當中,奶粉皆沒變質沒受潮?受潮生菌的奶粉,不是你肉眼可以看的出來的。
你家不會講話的小孩腸胃有沒有問題,肚子痛不痛,也不是你肉眼就可以看的出來的。因為他不會講話,新生兒腸胃發育未成熟,敏感的食物都可以讓他過敏,拉肚子、起紅疹、脹氣等等都是過敏現象。但是你知道他哭鬧是因為奶粉過敏嗎?不知道,反正他就是只會哭而已!!!你就以為他沒吃飽、沒睡飽、尿布濕了,拉屎了、心情不好!!!
當奶粉定價一罐1100,售價一罐1000,特價一罐900,開罐一罐800!!!買五買六都送一,滿十罐還送你玩具,都不知道到底是送一還是送醫……
這是2007年的中時新聞
食藥署處長表示,會持續推廣「母乳最好」的觀念,但嬰兒奶粉可能是一歲以下幼兒重要營養來源,且嬰兒感受性高、抵抗力弱,需要更周全保護,因此已修訂《食品衛生管理法》,將嬰兒奶粉列為可公告限制廣告範圍、方式與場所的「特殊營養食品」。草案已於六月送立法院。
http://e-info.org.tw/node/26421
2014/03/24食藥署發布法令通過六個月後開始實施嬰兒與較大嬰兒配方食品廣告及促銷管理辦法條文。
並且在條文標題寫”拿為強化母乳政策推動…”
原始內文改成可以廣告了…..
2014/10/1修正該條文並加入開罐促銷禁令,並且說明發布日後三個月實施。
http://www.rootlaw.com.tw/LawContent.aspx?LawID=A040170050009300-1031001
各位,食藥署這些條文在之前就已經寫了,現在是選舉過後大家開始清算嗎?再者,國外奶粉價錢一直跌,國內奶粉一直漲價,需要管制的是廠商。為什麼施行這政策要把帽子扣在母乳協會上?食藥署你要管制的是廠商的定價跟售價吧!!!
聯合報新聞今天寫,母乳協會籲政府堅持!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9/9116787.shtml?ch=rss_latest
秘書長真可憐,被王玉米叫去開個會就要把帽子扣在她頭上。王玉米說如果這政策有得到母協更多支持的話,就會實施。基本上,你小孩喝不喝母奶跟喝不喝配方奶為什麼是要母乳協會背書?
因為該政策引起眾怒,於是食藥署就改口暫緩施行。
http://newtalk.tw/news/2014/12/08/54558.html
但是,王玉米你要搞清楚。你在外面買罐頭,會買開罐罐頭嗎?你在好市多買英倫蛤犡濃湯,你會讓她先開罐再帶回家嗎?那一罐可是不小罐,除非你家人口眾多,不然你沒有辦法馬上就食用完畢的!禁開罐除了可以要求廠商一次就訂個合理價之外,還有一歲以下不會講話的小孩健康考量。
為什麼你要穩定市場價格,需要拿母協開刀?干我屁事!!!!
再來看這裡,奶粉廠商「腦黃金」亂龍,無視世衛建議,或損BB免疫力。
這邊有寫到嬰兒奶粉中的DHA及AA被譽為「腦黃金」能夠促進腦部發育,WHO建議比例1:1。比例不符合會影響小孩免疫力跟導致嬰幼兒內出血的風險。
政府對配方奶粉監督後知後覺,直到之前發現配方奶碘含量不足才立法規定奶粉成分必須符合世衛組織基本標準。
台灣可不是只靠沒拿錢做事的母乳協會來推廣母乳,還有醫界的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號稱自己是母嬰親善醫院跟真正落實母嬰政策的親善醫院同步推廣母乳。
這各政策的重點是食藥署為了要平穩市場價格又不想得罪廠商而定的政策。開頭一句說為了要推廣母乳所以就怎樣怎樣…
親愛的食藥署官員們,要推廣母乳並不是單只有靠這些沒拿錢沒領任何薪酬的義工團體來推廣,你們還有醫界的台灣母乳哺育聯合學會(拍謝,我一定要把這個團體拉下來講!),這個醫界的母乳學會都來自於全台各地的醫院醫護人員,他們有比母乳協會更專業的醫療知識,他們也照理來說應該要有比母乳協會更專業的母嬰衛教知識才對。但事實上,從母乳受訓課程中就可以看得出,有些人只是為了應付醫院要拿”母嬰親善醫院”的資格,所以來上課而已。從上課的素質來看,有些人根本就不是很了解!!!
不去加強這些人員在醫院裡面可以給孕婦跟新手更多正確的知識,靠著不支薪的志工團體來推廣母乳,讓很多民眾有著剛生完小孩就只有半套的母乳衛教觀念。然後訂定政策的時候說是為了要推廣母奶,然後一堆人跑去母協的網站大罵這些人不知民間疾苦!!!!沒有奶的人要怎麼辦??
如果醫界學會有更多人可以給予新手跟孕婦正確的產後衛教,餵母奶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
超很多人說,我(老婆)剛生完小孩,根本沒有體力餵母奶。不喝奶粉你是要我們怎麼辦?讓小孩餓屎嗎?根本就還沒有體力,然後那些母嬰親善醫院就說要把小孩抱過來。哪有辦法照顧小孩啊!
那你挑的生產醫院有沒有告訴你,新生兒對奶的需求量不大。因為他出生的時候肚子裡面還有羊水跟胎便,這時候讓新生兒吸乳只是要刺激泌乳機制啟動,並不是只為單純要餵飽小孩而已。沒有小孩剛出生就可以喝幾十CC的奶了,新生兒的胃只有乒乓球大,幾CC就夠他喝了。奶瓶餵食容易過度灌食造成腸胃不適進而絞痛、脹氣拉肚子等等。小孩喝奶的時候,大腦傳達”喝飽了”這訊息出去,要40分鐘才會有動作。40分鐘內,瓶餵小孩已經過度灌食了。然後就造成很多媽媽一直在擠奶追小孩的食量,怎麼追都追不上。
一堆人來問說,要怎麼追到全母奶?告訴你最好的方式要全親餵,擠乳一天要八到十次,聽到這樣,一堆人就崩潰了!把很多醫院告訴他們的,四小時餵一次的理論拿出來!
我只是告訴你事實的真相就是這樣,沒有那種你前面努力不足,後面還可以輕鬆不費力就可以達到全母乳的,不是嗎?
我帶過衛生所的母乳聚會,我驚訝的是負責人非常不了解母乳知識。如果帶的人都不是很了解的話,又有什麼辦法對上門來求助的母乳媽媽給出正確的衛教呢?
然後食藥署你三月的時候默默地偷渡奶商可以廣告的政策未果,現在又有立委拿著母乳協會狂打。你以為推廣母奶很輕鬆嘛?大家都不有錢也不有閒的只是剛好自己的小孩喝母奶喝超過WHO建議的兩歲以上,然後知道母乳的好處,推薦親友喝母奶。並非官方組織,只是民間團體,無法控制廠商價錢要高不高,要買十送一還是買一送十加送玩具!!
記者朋友也請搞清楚母乳協會的角色,我們無法干涉政策要怎麼改,不要一直寫都是母乳協會說的!政府如果都是看民間團體做事,難怪某水腦會講出”我們要符合人民期待”而把XXX怎樣怎樣…
關於開不開罐,台灣母乳協會祕書長高宜伶:「如果說政府覺得,它(開罐)可以安全無虞,然後政府覺得應該把開罐價,三個字從管理規則辦法上拿掉,我們沒有意見。」
http://web.pts.org.tw/hakka/news/detail.php?id=117657
我們當然沒有意見啊,喝奶粉的又不是我們,不是嗎?政府如果你不想好好管控這些國家未來棟樑的健康,棟樑要變成凍糧也不是我們樂見的!
餵母奶牽扯到很多情感問題,有些媽媽餵很久是因為享受小孩喝奶的樂趣跟親密。
餵奶粉也牽扯到很多環境、經濟問題。從新生兒奶粉、成長奶粉、成人奶粉、老人奶粉都有,從出生喝到屎掉都沒關係。都是個人的選擇。奶粉的成分超多元化,要鈣多就有鈣多,要葉黃素多就有葉黃素多,要DHA多就有DHA多,端看君喜好選擇。
母乳協會的角色是對於上門來求援的媽媽給予輔導並支持,孩子喝母奶跟配方奶都一樣會長大,媽媽也不會因為小孩喝母奶或是喝配方奶給的愛就不一樣。請不要製造族群對立,謝謝!
要管制奶粉廠商訂價請大刀闊斧有魄力的辦,不要把帽子扣在"母乳協會"上,揪咪。